不動產融資 增幅放緩
2025-04-25
中央銀行昨(24)日公布3月「消費者貸款及建築貸款餘額」統計數據,顯示不動產融資熱度雖未完全退燒,但年增幅明顯降溫。
央行統計,3月購置住宅貸款餘額為11.17兆元,年增率降至9.34%,探2024年5月以來新低。建築貸款年增率同樣放緩至2.97%,為2024年8月以來最低,反映房市融資動能趨緩。
雖上述二項貸款年增率均放緩,但住宅貸款餘額仍續創歷史新高,較上月增加464.7億元,月增0.4%。相較之下,建築貸款餘額則呈現月減,未再改寫高點,顯示開發商態度轉趨保守。
央行表示,這一波貸款成長降溫與多項政策調控息息相關,包含第七波信用管制持續發酵。央行指出,銀行自主管理措施落實,加上針對信用過度集中於不動產的監理強化,是主要抑制因素。
在房市交易表現方面,3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年減21%,首季年減幅度更達到了23.6%。買氣回落與政策壓抑投資性需求有關,整體房市景氣出現轉向平穩的訊號。
不過,政府推動的「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則逆勢成長。3月青安貸款月增322億元,月增率2.55%;餘額已達1兆2,977億元,占總住宅貸款比重達11.61%。青安貸年增率達51.7%,成長力道強勁,顯示剛性購屋需求依然旺盛。
央行說明,青安貸之所以未受政策調控影響,關鍵在於其嚴格審核機制。目前青安貸限定「名下無房」、「一生一次」,主要支持首購族實質剛需。政策定位明確,讓真正需要購屋的年輕家庭可獲得資金支持,市場回應正向。
整體而言,央行認為房市熱度逐步降溫,融資成長放緩,有助健全房市體質。
台南北外環交通利多加持 北區三年漲逾三成!
2025-04-24
據實價登錄發現,近三年台南市北外環沿線各行政區中以北區的房價表現最為亮眼,平均房價從2022年的每坪23萬元攀升至2024年的每坪30.4萬元,漲幅高達32.2%、超過三成。
北外環是台南市首條快速道路系統,串聯新化、新市、永康、安南、北區、中西區與安平等多個重要行政區,這項重大建設不僅能提升區域交通機能,更帶動沿線房市蓬勃發展。
中信房屋台南林森加盟店店長鄭旭峰指出,台南市北區房市坐擁四大優勢,加上剛性需求和建設題材的帶動,區域房市交易量能自然水漲船高。
鄭旭峰表示, 北區房市之所以能強勢領漲,關鍵在於四大優勢。首先,北區生活機能成熟,擁有好市多、西門商圈、小北商圈、花園夜市、南山台南廣場等商業設施,可滿足日常採買與休閒娛樂的全部需求。
交通方面則有台南火車站和兩個交流道匝道,加上北外環通車後,北區到南科的通勤時間更從原本的40分鐘縮減至20分鐘,大幅提升通勤效率,磁吸科技新貴的目光。
此外,鄭旭峰分析,北區還匯聚了文元國小、台南二中、成功大學等多所知名學府,區內文教氛圍相當不錯。再加上北區的鄭子寮重劃區街廓整齊、綠覆率高、高級住宅聚落,也被譽為台南的「富人區」,吸引高資產族群進駐,進一步推升區域房價與市場熱度。
鄭旭峰指出,雖然近年台南市房價上漲了不少,但與其他主要都會區相比,區域房價仍屬親民,以北區來說,目前北區新建案每坪成交價普遍落在4-5字頭,而中古屋每坪則落在2-3字頭,購屋負擔相對較輕,也因此能夠持續吸引多元客群進場布局,包括年輕首購族、成大醫院的醫護人員、南科新貴等。
在產品選擇方面,鄭旭峰分析,目前北區以屋齡10年內、總價1,500~2,000萬元的二、三房電梯大樓的詢問度最高,這類產品的格局更貼近小家庭的居住需求,搭配飯店式管理,更為住戶的生活品質大大加分。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在南科、台積電(2330)、鐵路地下化、捷運藍線、北外環等重大建設的加持下,台南房市的發展前景的確頗具想像空間。
不過鑒於近期整體房市降溫,莊思敏建議,購屋民眾應以自住需求為首要考量,務必多加比較、理性評估、避免盲目追價,或可尋求專業、在地的房仲業者協助,以便挑選出最具抗跌保值性的標的。
據實價登錄發現,近三年台南市北外環沿線各行政區中以北區的房價表現最為亮眼,平均房價從2022年的每坪23萬元攀升至2024年的每坪30.4萬元,漲幅高達32.2%、超過三成。中信房屋提供
中科擴建二期與重劃區房市雙引擎啟動 國產迎利多
2025-04-24
國產台中廠過去曾協助台積電中科建廠。圖/國產提供
根據規劃,中科擴建二期計畫預計今年6月底前交地,台積電(2330)規劃興建四座12吋晶圓廠,製程在2奈米以下。面對未來龐大的建廠需求,國產(2504)太平廠與台中廠協同作業,成為中台灣半導體高科技廠辦的堅強後盾。且隨著台中13期、14期等熱門重劃區房建崛起,國產太平廠與台中廠將攜手搶攻大台中的建設商機,營運成長動能備受期待。
國產實業表示,在科技產業擴建廠推波助瀾下,台中房市熱絡發展,目前推案熱區首推重大建設到位的北屯區,尤其是14期重劃區,國產台中廠過去曾供應「國泰MOST+」、「亞昕一沐」等14期指標案,以及水湳台中國際會展中心。
台積電中科先進封測五廠接近完工。圖/國產提供
隨著國產太平廠加入營運,到北屯僅20分鐘運距,成為大北屯房建的助力推手,包括14期「順天King`s Road」、「大陸豐莚」、寶輝「GREEN PARK」、「SKY PARK」、「WATER PARK」等指標建案,均由國產太平廠供應。
此外,國產太平廠更因地利之便,就近供應太平區的今口香冷凍倉儲,混凝土需求約2萬立方米,今口香為國內冷凍調理食品製造大廠,這次斥資25億元打造智慧化產線及冷鏈自動倉儲空間,也配合經濟部申請根留台灣投資計畫案,預計2027第四季完工啟用;工具機製造大廠力山(1515),在大里工業園區擴建新廠,也是由國產太平廠供應。
以科技廠辦來說,國產台中廠過去協助中科台積電、友達光電(2409)、巨大(9921)等五成以上的科技建廠,隨著太平廠加入營運後,近期兩廠合力供應台積電中科先進封測五廠,目前結構體已接近完工,後續還有辦公大樓要興建,混凝土需求量約1萬多立方米。
而中科擴建二期計畫,預計2025年6月底前交地供台積電建廠,規劃要蓋四座12吋晶圓廠,製程在2奈米以下,也是國產太平廠未來積極爭取的目標。
此外,台積電在中科還成立台中零廢製造中心,未來有機會與國產合作碳礦化混凝土與高性能混凝土,可進一步引領高科技廠辦邁入低碳永續。
而13期為南台中最大公辦重劃區,鄰近南區與南屯區,有捷運綠線、台鐵雙鐵交會,吸引不少建商推案。其中,首發案「中陽旭月」,基地面積約783坪,規劃地上14層、地下2層,主體結構採用5,000磅混凝土,也是由國產台中廠與太平廠合力供應。
此外,包括「忠泰老佛爺」、「勤美之森」、「大陸豐蒔」等國際級時尚豪宅,國產太平廠也參與供應。
國產太平廠參與供應許多台中豪宅建案。圖/國產提供
在台中重大建設方面,目前水湳經貿園的嶄新美建築地標「台中國際會展中心」、「逢甲大學共善樓」,也是由國產台中廠與太平廠合力供應。其中,「台中國際會展中心」外型獨特,擁有弧形桁架構成的魔毯屋頂,預計2025年10月正式啟用;「逢甲大學共善樓」由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操刀設計,最特別的是,屋頂由蔓榕綠意覆蓋,成為台灣首創校園負建築。
放眼未來,台中捷運藍線預計2025年6月動工,西起台中港、沿台灣大道東至東區帝國糖廠附近,總長24.78公里,途經梧棲、沙鹿、西屯、北區、中區、東區等行政區,新建工程預估有數百萬立方米混凝土需求,也是國產太平廠未來積極爭取的目標;還有因應大都更時代,台中多為建商與危老都更合建或購地改建推案,促使危老都更風潮崛起,也是太平廠積極爭取的建設商機。
三鶯線年底通車倒數!鶯歌站雙鐵串接 新增「鶯歌醫養園區」
2025-04-24
捷運三鶯線進入全自動無人駕駛關鍵階段。(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新北捷運三鶯線即將在今(2025)年底完工,目前工程進度達85.51%,列車完成靜態與性能測試後,進入動態整合測試最關鍵階段「模擬營運情境的全自動無人駕駛階段」,為之後通車營運做準備,未來不僅從三峽、鶯歌區到臺北市節省約20分鐘的時間,未來想到新北美術館也能「出站就到」。
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捷運三鶯線去年完成全線軌道架設、供電、列車靜動態測試與上主線LB04(橫溪站)-LB08(鶯歌車站)測試皆達標,現在進入測試最重要關卡,預計10月全線動態測試,接續進行全線系統整合及穩定性測試,朝今年底完工大步邁進。
侯友宜進一步說明,捷運三鶯線是新北市政府第一條自辦的中運量捷運工程,全長14.29公里,起點LB01頂埔站,與板南線銜接轉乘,路線橫跨新北市土城、三峽、鶯歌三大行政區,通車後市民到臺北市能節省約20分鐘的通勤時間,未來更透過三鶯線延伸桃園八德段,串接桃園捷運綠線,打造北北桃捷運共榮生活圈。
在鶯歌車站與區公所前規劃的「鶯歌醫養園區」預定地,該址串聯臺鐵鶯歌火車站及捷運鶯歌車站,整合周邊美術館、鶯歌區公所及公有市場等公共設施,結合未來智能衛生所、複合式門診中心及綜合式長照機構,串聯捷運三鶯線,共同帶動三鶯地區發展。
第1季北北桃房價跌了!國泰房地產指數:房市無法避免被關稅衝擊
2025-04-24
國泰建設24日發布第1季國泰房地產指數,在央行去年9月祭出第七波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後,已造成大部分地區連續兩季成交量明顯減少,相較上季,雙北及桃園房價皆下跌,整體表現方面,第1季較上一季「價穩量縮」,較去年同期「價漲量縮」。
據國泰房地產指數報告,第1季全台可能成交價每坪57.91萬元,較上季增0.78%,表現維持穩定,議價率6.26%,季減0.77個百分點,成交量指數51.22,季減39.57%,屬於大幅減少,推案量也是大幅減少,首季全台推案量3,233億元,季減31.2%,銷售率則是中幅減少。
國建指出,雖價格因成本因素仍有支撐,然房市已明顯降溫,符合央行政策預期,而美國4月提出對等關稅政策,對全球經濟影響程度仍充滿變數,房地產受其間接影響預期無法避免。
進一步觀察各地區第1季表現,相較去年第4季,各地區成交價雙北及桃園下跌、竹中南高上漲,成交量均減少;相較去年同季,各地區成交價均上漲,成交量呈穩定或減少。
從四季移動趨勢觀察,各地區成交價均超過前次波段高點;成交量部分,台北市近三季接近前波高點,中南高地區超過前次波段高點三成至一倍。綜合本季房市,相較上一季為價穩。
國建指出,綜合第1季房市,相較上一季為價穩量縮,房市表現偏弱;相較去年同季為價漲量縮,房市表現待觀察。
資料來源/國泰房地產指數
資料來源/國泰房地產指數
預售屋賣太慘 銀行審案拉高金流標準嚴防爛尾樓
2025-04-24
由於買方觀望,加上市況不佳,使得建商預售屋銷售情況近來更慘,大型行庫高層描述最新的慘況指出,建商不但普遍指出預售屋能賣到5成已經很難得,更有多個建案的銷售量連4成都不到,使銀行憂心接下來會否出現更多「爛尾樓」,因此已陸續拉高審查土建融授信案的金流標準,對此行庫高層不諱言,沒有一定財資力的建商接下來恐更難向銀行取得資金。
此外據了解,很多因為銀行貸款變數而使交屋產生障礙的購屋者,很多已靠開立「支票」給建商來應變。知情的金融圈人士指出,現在建商已願意接受這些購屋者所開立的「支票」,等同為「應收帳款」,來作為其發行無擔保公司債取得資金的「附加擔保品」;銀行主管指出,這些無擔保公司債原本不需要擔保品,現在不少上市櫃建商則把這類預售屋買方所開立的支票,作為對外發債時的附帶擔保品,來對外籌措更多資金。
據指出,銀行在審查時,最新密切關注三大指標,包括:1、盤點建商目前所有的建案數量,包括每個建案推出的時間點,以及不同的建案接力推出時在資金面能否「無縫接軌」;二是盤點建商對於銷量的預估金額;三是盤點建商對簽約金、頭期款的收取金額是否太低。
尤其是對簽約金和頭期款的收取標準,大型行庫高層分析,預售屋的銷量和銷售方式,直接決定建商「自有資金」的多寡,但現在建商為了促銷買氣,因此直接把簽約金或頭期款占總款項的比率壓低,以前頭期款、簽約金的金額,至少要達總價至少1成以上,但現在甚至最低的已有聽說壓到5%,而且中間不用再付工程款,亦即,其他的自備款等到最後要交屋時再繳。
在銀行看來,把消費者一開始要交的頭期款,金額降到這種程度,也會使得建商的自有資金更加不足,並讓銀行更擔心這種財資力不足產生更多「爛尾樓」情況發生,因此不但要求建商具體交待上述三大指標的情況,而且要求建商必須說明,一旦銷量不如預期時,應變方案如何?從哪些地方還可籌措財源。
大型行庫高層舉例,倘若預估預售屋銷量占5成,這時買屋者的頭期款若先出購屋總價的10%,則大約建商可先拿到該建案總金額的5%資金,但倘若買屋者僅先出購屋總價的5%,那麼建商可拿到的資金就比原先砍了一半,亦即僅0.25%,對其自有資金影響的程度由此可見,所以使行庫更提高警覺。
預售屋買氣差,銀行擔心日後衍生爛尾樓潮,拉高審查土建融授信金流標準。圖為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台中建商 持續購地囤貨
2025-04-24
房市買氣雖然冷清,台中多家上市櫃建商持續出手購地囤貨,其中櫻花建設砸6.83億元購入台南新營3,371坪土地,富旺斥資2.89億元買進雲林元長鄉約4,137坪土地,坤悅分次購入台中北屯區四期精華區房地,總計砸逾17.8億元、整合約931坪土地。
櫻花建繼進軍台南永康購地推案後,日前公告以6.83億元、購入台南市新營區隋唐段36筆土地與2筆道路用地,總面積3,371坪,其中住宅用地約2,552.48坪、道路用地約818.89坪,持續深耕台南。
坤悅看好北屯區四期重劃區北平路商圈的開發潛力,去年8月以總價10.98億元、取得北屯區東峰段10戶透天社區與便利商店、合計561.14坪土地後,近期再加碼6.9億元,分二次拿下東峰段約370坪土地。坤悅近年來總計砸逾17.8億元、整合土地面積達931.67坪。
富旺近年頻頻揮軍雲林購地推案,包括斗六、斗南等鄉鎮市都有推案。富旺近日公告斥資2.89億元買進雲林元長鄉龍岩厝段約4,137坪土地,預計規劃透天案搶市。
商仲:自2018年以來的「房東市場」 步入尾聲
2025-04-23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統計商辨租賃市場指出,目前市場情勢依然以房東較佔優勢,不過,隨著市場供給競爭加劇,房東方為吸引租戶青睞將展露較多彈性,自2018年以來台北租賃市場「房東市場」格局將於今年底步入尾聲。
根據世邦魏理仕統計,今第一季台北市中心辦公室淨去化量總計4,632坪,寫下過去一年以來單季最高。第一季台北市中心A辦及B辦空置率分別較上季下滑,整體優質辦公室平均空置率自上季下降0.4個百分點至5.8%。
另外第一季A辦平均租金為3,082元/坪、B辦為1,924元/坪,分別較上季成長0.2%、0.3%,租金成長動能主要源自於多棟新完工大樓寫下高出區域行情的成交單價,促使平均租金水準維持緩升走勢。
各商圈中,信義基隆區內多棟A+級辦公大樓的平均租金已來到新台幣3,976元/坪,惟自2023年以來每一季的季增幅僅介於0.1%至0.2%間,顯示租戶追價意願已然有限。
世邦魏理仕總經理林敬超表示,在升級需求的推動下,近期搬遷活動多集中於新穎或品質較佳的辦公大樓,如近兩年內完工的巨蛋國際中心及國泰松江商業大樓皆可見到進駐率逐步提高。
他表示,隨著未來新大樓陸續釋出,將為租戶提供更多辦公空間選擇,有利企業挑選各方面條件較佳的搬遷地點。
另一方面,鑑於當前全球經貿環境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將影響部分企業獲利狀況及其資本支出計畫,預料短期內不少企業將採取較謹慎的租賃策略,甚至可能見到少數租戶終止搬遷計畫,改為續簽租約。
世邦魏理仕研究部主管李嘉玶指出,在今年底前,台北市中心將迎來國泰環宇大樓、冠德民權商辦大樓、元大銀星大樓等數個開發案完工釋出,共計新增可租賃量體將達3.9萬坪。
他表示,根據世邦魏理仕企業租戶調查結果,近八成台灣受訪者表示在規劃未來辦公場所時將增加非固定座位,可見得企業進行搬遷時將對於承租面積採取較為保守的估算。
而在需求成長幅度難以抵銷新供給上升的情況下,預測今年底平均辦公室空置率將較去年爬升2.3個百分點至8.1%,改寫2019年以來的新高。隨著市場供給競爭加劇,預料房東市場格局將於今年底步入尾聲。
示意圖/記者游智文攝影
開發金額逾50億!基隆首件公辦都更千坪大基地
2025-04-23
基隆市政府舉辦「新市政大樓」都更案招商說明會暨廉政平臺宣示活動,現場吸引超過30家廠商與會。(圖/基隆市政府提供)
基隆市首件公辦都市更新案啟動!基隆市政府舉辦「新市政大樓」都更案招商說明會暨廉政平臺宣示活動,現場吸引超過30家廠商與會,基隆市市長謝國樑表示,該案不僅是市政重大建設,也將成為基隆投資新亮點,預估總開發金額逾50億元。
謝國樑指出,此案延續市府去年促成安樂國宅六號基地招商成功的經驗,透過公私協力、以市府土地引入民間資金,投資人興建後市府可分回辦公空間,不僅減輕公部門財政壓力,也活化閒置地,創造就業與區域更新契機,符合中央推動活化公有地的政策方向。
新市政大樓將朝向地標性建築規劃,低樓層結合商業與市民服務空間,讓辦公大樓跳脫傳統功能,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謝市長也強調,市府特別設立「廉政平臺」,讓各階段招商、評選與履約皆在監督下公開進行,以維護公共利益。
市府都發處處長謝孝昆補充,為減輕市府財務負擔,全案將採「土地折價抵付」模式,由投資人出資開發,市府則取得所需空間,並透過此案引導東岸廊帶整體發展,形塑都市更新典範,市府預計將於2025年第2~3季正式公告招商。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表示,開發基地位於中正路舊公車修理廠舊址,鄰近東岸郵輪中心及國門環港商圈,擁有完善生活與交通機能,具備辦公、商業與高質住宅開發潛力。基地面積約1,327坪,總樓地板面積可達1.8萬坪,為基隆少見的大面積、產權單純開發地。
新竹「這產品」首見下跌 官方數據曝:房價漲幅已趨緩
2025-04-23
新竹市2024年第4季交易量再度顯著下降,竹北市也是同步下降,已進入修整趨緩階段。(資料照)新竹市地政局公布2024年第4季價量變化,以連續季統計分析來看,去年第四季買賣移轉登記棟數為1,428棟,較上季減少736棟,季減34.01%。第一次登記棟數也較第三季減少了537棟,總計來到337棟,季減 61.44%。而竹北市交易量更是大減,第4季買賣登記移轉棟數為448 棟,較前一季減少860 棟,季減 65.75%,為2017年以來新低。預售屋交易部分,2024年第4季新竹市成交登錄揭露符合條件之預售建案,16 案、132戶,而上季總計32案、333戶,較前一季大減。以全部預售屋實價登錄總數計算,本季總計登錄155戶,較上一季減少 202戶。本季預售屋市場整體交易與前兩季相較明顯大減,多數社區在近幾季陸續完成交屋,再加上新案新增供給趨緩,導致交易量大減,其他案大多維持在10戶以內的零星成交。平均成交單價微減0.66%,約為59.8萬元,與上季持平。高價案開價及成交價有微增趨勢;相對低價案成交中低樓層不在少數,整體平均仍在高價。本季成交總價約 2,216 萬元,較上季減少749,930元,減少3.27%,成 總價維持在2,200萬元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0年第四季之前,屋齡5年以內的住宅房價指數變動較大,屋齡5年以上的住宅房價指數相對穩定;但自2020年第四季之後,屋齡5年以上的住宅房價指數竄升,本季指數226.35為新高點。而屋齡5年以內之住宅房價指數,在本季指數為170.95,則是2022年第三季以來,首次出現下降,終止連續7季上漲。開價部分,本季北區平均開價約65.0萬,上季開價62.8萬,開價增幅 3.50%,主要因為本季有4案開價在70萬以上,提升平均開價;東區平均開價 73.4 萬,上季開價65.0萬,平均開價增加8.4萬,主要因為本季增加一案開價86.5萬,再加上50萬以下建案已結案,致東區開價創下新高;香山區僅有 1案,平均開價51.0萬,上季平均開價為58萬。而以2016年全年為基期計算,新竹市價格季指數最低在2022年第4季為 69.79,最高為2024年第三季181.06,仍在上升。 2024年第三季,單價指數為181.06,相對較上季上升 1.75;較去年同期增 21.69,季增增幅及年增增幅出現趨緩趨勢。以四季滾動分析來看,新竹市價格季滾動指數最低在2023年第二季為 77.50;2024年第三季174.30,再創新高。其中季增5.90,年增27.43仍在高點,季增增幅及年增增幅已漸趨緩。
地政局表示,新竹市的市場規模較小,相對的變動影響幅度大,本季移轉登記棟數減少約4成,因已逐漸脫離交屋高峰期,本季交易量再度顯著下降,竹北市也是同步下降,已進入修整趨緩階段。
而整體預售屋平均單價連季上漲維持高檔,113年第三季約60.2萬元, 113年第四季平均約59.8萬元,仍為110年第3季以來次高;平均成交總價穩定維持2,200 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