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高雄富豪齊出手 「陳幸妤豪宅」再添新鄰居
2024-11-26
▲前總統千金陳幸妤入主的台中七期豪宅「聯聚方庭大廈」再出現交易,經查分別來自南投與高雄的富豪出手。(圖/記者陳筱惠攝) 記者陳筱惠/台中報導 台中集結中台灣7縣市實力企業主青睞,因前總統千金陳幸妤入主的台中七期豪宅「聯聚方庭大廈」再出現交易,經查分別來自南投與高雄的富豪出手,拿下中樓層2戶,且其中高雄張姓富豪更是無貸款、全現金拿下。 台中七期市政路知名豪宅「聯聚方庭大廈」屋齡13年,樓高39樓,知名住戶除了陳幸妤在2012年斥資8750萬元買下的37樓外,知名資深藝人白冰冰、王月以及泰山前董座也都曾經是該社區的買方。 觀察該豪宅近1年成交4筆,分別為1月、8月成交,根據實登揭露,8月份2筆中樓層豪宅,分別是總坪數128.77坪、總價5250 萬元、拆算單價42.82 萬元以及總坪數128.9坪、總價5500萬元、拆算單價47.61 萬元物件,且兩戶都是毛胚屋。 ▲「聯聚方庭大廈」擁有絕佳視野美景,以110、220坪房型為主力,是七期指標大坪數豪宅之一。(圖/記者陳筱惠攝) 其中,總價較高的5500萬元物件,則是由來自高雄的張姓富豪以無貸款、全現金拿下。實力相當驚人,對此,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表示:「這幾年台中高總價豪宅市場因台商回流明顯復甦,不過,台中豪宅供給量過多的狀況依然存在,雖總價高但實際上這兩戶取得單價都落在4字頭,相對目前七期大坪數預售市場已達到百萬等級,相對划算。」 七期資深房仲廖香婷說:「該案擁有絕佳視野美景,以110、220坪房型為主力,是七期指標豪宅之一,但目前七期新豪宅主力推出50坪左右物件,當預售行情登上9字頭大關,相同總價下,成屋百坪豪宅單價明顯具備優勢。」 ▲高雄富豪出手無貸款拿下5500萬元中樓層豪宅。(圖/記者陳筱惠攝) 而目前陳幸妤位於37樓的167坪豪宅開價9018萬元仍在市場求售中,換算單價約 53.91萬元,陳傑鳴說:「目前近1年該社區價每坪成交約46萬元,陳幸妤豪宅11年來5度掛賣,但目前開價每坪仍高達53.91萬,估計若想順利出脫,價格上仍有調整的空間。」
台積電楠梓P1廠今日進機 15分鐘生活圈續受惠護國神山效應
2024-11-26
台積電高雄2奈米廠今(26)日舉行進機典禮,成為台積電於高雄第一座晶圓廠,且將採用2奈米先進製程,估計最快明年Q2季底試產。 台積電高雄2奈米廠今(26)日舉行進機典禮,成為台積電於高雄第一座晶圓廠,且將採用2奈米先進製程,估計最快明年Q2季底試產,目前楠梓已興建與動工的3座晶圓廠,投資規模約達2兆元,楠梓P1廠預計年底陸續進駐1500位員工,3座廠則將進駐至少4500位員工。市調顯示,目前科技工程師持續進場選擇15分鐘生活圈內的輕豪宅大樓,主管客層與廠商也陸續在美術館園區、高鐵左營站區現身,購屋總價帶拉高逾3千萬元,成為市場重要客源。 台積電楠梓園區的建廠工程自從2年前動工後,經過數千工班日夜趕工,P1廠一期工程終於完工,成為台積電在高雄的首座晶圓廠,且將採用2奈米先進製程,估計最快明年Q2季底試產,讓高雄正式邁入2奈米世代,後續仍有P1廠二期工程與辦公大樓,P2廠仍在結構工程、P3廠日前動土陸續施工中。 P4與P5廠已啟動環評作業程序,可望於3年內完成並進行建廠,供應鏈估計楠梓3座2奈米先進製程投資額將達2兆元,後續P4、P5廠若再採用更先進製程進入埃米世代,高雄楠梓5座晶圓廠投資規模將高達3、4兆元。 高雄市長陳其邁指出,因應全球半導體對於先進製程晶片的需求強勁,台積電規劃2奈米第一座廠提早半年時間來進機,市府依照台積電相關需求,配合整個半導體供需情勢,協助台積電順利在高雄落地投資,另外亦有數十家相關材料設備及零組件等供應鏈廠商進駐到高雄,他相信高雄的2奈米製程,加上台南的5奈米、3奈米製程,再加上行政院積極推動半導體S廊帶的計畫,南臺灣將會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半導體產業聚落。 隨著台積電進機跟設廠進度如期進行,高市府為了符合人才培育的需求,媒合陽明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在高雄設立分部,產學合作落地培育更多半導體人才;另一方面針對即將進駐的台積電及相關供應鏈廠商之員工人數,在設立新校、學校增班、聯外交通、生活機能等各項公共服務、環境整備亦如火如荼進行中,以讓員工可順利銜接至高雄工作。 高雄市不動產代銷公會理事長謝哲耀認為,近來包括新竹或台南的工程師客層,陸續將回到自己家鄉工作,對於帶動高雄市整體產業發展,台積電設廠相當關鍵,高雄也持續全力做好台積電擴大投資高雄準備。除了廠區15分鐘車程主要受惠區的楠梓高大特區、橋頭新市鎮、左營一帶,美術館園區也陸續出現高階工程師與主管、廠商,鎖定約60坪大樓4房產品,總價帶拉高逾3千萬元仍持續進場,凸顯科技業客層的購屋雄厚實力。
台南力推捷運四線 串連府城、南科、沙崙產業三核心
2024-11-26
南市推動捷運系統將串連府城、南科、沙崙產業三核心,提升台南科技產業,帶動沿線城市發展,吸引居住人口,使台南市進化成科技新城,捷運已核定的四條路線,估計總經費約2285億,除中央負擔1392億,南市須負擔892億。(圖:南市府交通局提供) 台南捷運優先路網建設除可紓解市區交通,更可完善人本交通環境,確保民眾行的權益,並串連府城、南科、沙崙產業三核心,提升台南科技產業,帶動沿線城市發展,吸引居住人口,使台南市進化成科技新城,捷運已核定的四條路線,估計總經費約2285億,除中央負擔1392億,南市須負擔892億。捷運未來收入來源包含票箱收入、土地開發效益、容積增額效益及租稅增額效益,預估淨收入為785億。 南市府交通局長王銘德表示,市府積極重視台南公共運輸網路建設,完善的大眾捷運,不僅可以促進台南觀光,增進台南發展,同時也減緩全球暖化現象、提升空氣品質,更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率。臺南市大眾運輸捷運系統計畫必須經過縝密評估,經歷「整體評估」、「可行性研究」、「綜合規劃」程序,經交通部審議、報行政院核定後才通過。 王銘德強調,捷運建設效益是長期且延續的,現階段市府積極優先促進路網成形,也將依通勤、通學、觀光等各層面納入考量,未來也重視站點周邊的設計,包括友善的行人空間、公眾運輸串連便利性等,盼打造捷運沿線更宜居的環境。未來將針對實際營運情形通盤了解採滾動式調整,積極重視沿線市民的聲音與意見,廣納各界意見回饋,謹慎評估檢討規劃成果。 交通局指出,捷運綠線目前規劃於平實轉運站轉乘第一期藍線,並評估往東延伸至台39於深綠線相接,形塑雙十字路網(綠線和深綠線、藍延線和深綠線)擴大路網服務效益,路線方案後續獲府內初步共識後,將備妥相關資料辦理說明會向當地民眾說明,爭取民意支持,並儘速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修正提報中央審議。 財稅局針對捷運已核定的四條路線,估計總經費約2285億,除中央負擔1392億,南市須負擔892億。非自償性支出(包含用地費) 約328億為市府真實負擔數額,將以南市自有財源優先支應,不足之處再由舉債挹注。另外,捷運未來收入來源包含票箱收入、土地開發效益、容積增額效益及租稅增額效益,預估淨收入為785億。
不怕人才荒!緯創捐10億在南科蓋緯創樓 估3年完工
2024-11-26
緯創(3231)為促進產學合作與人才培育,攜手陽明交大在台南歸仁校區打造完善的AI半導體人才基地,據悉,此建案名為「緯創樓」,主要是由緯創捐贈大約新台幣 10 億元額度內的資金,所規劃興建之地上5層樓、地下1層樓的建物,該建案已自22日正式開工,預定在3年內完工、啟用。落成後可望促進產學合作與人才培育,帶動及強化台南的產學研究聚落效應,為沙崙綠能科學城吸引更多人才與產業進駐。   對此,陽明交大特地於22日在旗下台南歸仁校區舉行動土典禮,現場包括台南市黃偉哲市長、林奇宏校長、致遠基金會施振榮董事長、群聯電子(8299)鄺宗宏董事暨資深執行副總經理、緯創資通沈慶堯營運架構長暨技術長等重要人士皆親自到場,而副校長暨台南分部主任陳永富也代表校方,與來自各界的眾多貴賓進行交流,並見證這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據緯創日前公告的資料所顯示,陽明交大計畫提供臺南分部校地,預計基地面積為8,100平方公尺(約2,450坪),用於興建不動產。捐建的建物將包括地上5層樓、屋頂(R1F)及地下1層樓,總樓地板面積初估約為5,712坪。團隊在完成興建不動產且將建物所有權捐贈陽明交大後,承租捐建館舍面積不超過總樓地板面積比例之70%。   而「緯創樓」建物以「超」與「躍」作為設計概念,代表「超越未來」與「躍動」,顯示緯創資通與陽明交大立於斯土,放眼國際的胸懷,更有圓融、天圓地方的意象,開放式中庭花園與階梯式廣場,讓產學隨時隨地跨域交流,科技與人文在三樓空中音樂廳,激盪出不同的火花;在環境保護方面,於五樓屋頂設置太陽能綠電,減少碳排放。以緯創樓為基地,強化智慧製造與智慧綠能產學,共創研發與人才培育。   陳永富表示,本校與緯創共同規畫打造之教學實驗園區,預定於3年內完工啟用,未來將為台南校區提供更先進的教學實驗場域,而產學大樓不僅代表著企業對學校的支持,更建立雙向互惠產學合作平台,未來能讓科技業專業人才與學校師生共同研究交流,進行知識交流與技術合作,進一步推動學術界與產業界的密切合作。   此外,陽明交大與緯創資通也在同一天舉行「智慧與綠能產業創新聯合研發中心」的啟用儀式。該中心包括「智慧 PCBA 生產區」、「工業物聯網實驗室」及「智慧自動化實驗室」,將成為智慧製造與智慧綠能研發的重要基地,除可作為學生實踐理論的學習實驗場域,也可對外提供對人機協作型手臂操作人才訓練及技能認證。   校長林奇宏表示,本校是沙崙綠能科學城第一個進駐的單位,目前設有光電學院、智慧科學與綠能學院。感謝台南市政府、施振榮董事長及各界校友的支持。今天的動土不僅是重要的校區建設發展,也象徵支持台南市政府與國家的政策,未來將與企業共創共榮致力創造更多科技研發成果,共同攜手領航AI半導體科技產業發展方向。 緯創捐建的「緯創樓」正式在陽明交大台南歸仁校區動土。陽明交大/提供 緯創捐建的「緯創樓」正式在陽明交大台南歸仁校區動土。陽明交大/提供 緯創捐建的「緯創樓」正式在陽明交大台南歸仁校區動土。陽明交大/提供
捷運中原站年底復駛 中和兩大指標案壓陣 4字頭老公寓熱銷
2024-11-25
【文/連珠君】中和是新北市發展較早期的精華區,近幾年受惠於捷運題材,中和房市交易量能快速攀升,而在中和區眾多捷運站中,捷運中原站雖屬工業區,但鄰近華中橋西側重劃區,為知名豪宅聚落,近期更有2大指標建案,成為市場焦點,新案價碼推升到7字頭,但周邊積穗地區反而是平價區,近2年公寓買氣熱絡,單價落在4字頭,相較周邊平易近人。 ▲捷運中原站受到403花蓮大地震,致使軌道位移影響,目前停止服務,預計年底恢復運行。 捷運中原站屬於環狀線,可串聯有高鐵、台鐵及新北市政府所在的板橋車站,目前受到403花蓮大地震影響,板新、中原、橋和站暫停服務,預計年底復駛。 捷運中原站周邊為工業區,北側新店溪畔有中和左岸重劃區,為著名的高價住宅區。 積穗地區為該區平價區域,發展成熟,商家眾多,但街景老舊,道路較為狹小。 捷運中原站預計年底復駛 捷運中原站受到403花蓮大地震影響,原定要到明年6月才能修復完成,現經工程搶修,最快在今年年底復駛,雖然停駛大半年,但周邊房市熱度不歇,憑藉「META PARK」與「METRO PARK」兩大指標性建案,迅速成為近期市場熱議的焦點。中信房屋研展室彙整實價登錄資料,結果顯示,近10年,中和區平均房價從2015年每坪40萬元快速上漲到今年每坪54萬元,漲價漲幅高達35%,捷運中原站周邊漲幅相對較低,但也有18.9%、接近2成的成長。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中和人口密集度高,潛在買盤穩定,而且區域商圈成熟,交通便利,有捷運環狀線、捷運中和新蘆線兩條線路經過,捷運萬大線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預估待捷運完工後,區域房價還會迎來一波可觀的通車行情。此外,中和左岸重劃區(華中橋西側重劃區)、捷運中原站周遭有不少高價推案,這些新建案也會進一步提升該區的房市熱度和未來發展性。 對於捷運中原站周遭的房市發展,中信房屋中和景平捷運加盟店店長沈保光指出,捷運中原站地處中和與板橋的交界,周圍擁有積穗商圈、遠東世紀廣場科學園區、COSTCO以及中和環球購物中心等一系列完善的生活配套,能夠滿足居民的各種需求。 過去,該區域因老舊廠房較多,加上交通壅塞問題,房價漲幅受到一定制約。然而,隨著都市更新開發的推進以及捷運環狀線的通車,捷運中原站周邊的房市能見度有了顯著提升。預估未來隨著產業的持續轉型與升級,中原站在新北市產業佈局中的地位將愈加重要,可望吸引更多就業人口移入,並同步帶動區域房價的走揚,購屋民眾可以多關注。 ▲中和左岸重劃區位於新店溪畔,由遠雄集團主導的大型造鎮生活圈,為當地著名的豪宅區。 新案實登均價7字頭 《住展》雜誌企研室總監陳炳辰指出,捷運中原站周邊因為銷售創佳績的新案添話題,實登新案價碼平均單坪7字頭,雖然所屬工業區地帶,不過距離在地知名高價宅地段中和左岸也不遠,不少在地自營商也會購置這類產品。 而中和區今年出於數個指標大案推出,話題帶動各地段房市,中原站畢竟有捷運效益,新案要是有中小坪數規劃,都會引起主流買盤注意。近期不少傳統產業區都有住宅新案進駐,如中和區、三重區、新莊區、五股區、泰山區等,有機會因居住人口增加,帶來生活圈新風貌,拉抬房價也為趨勢,揮別舊有刻板印象。 沈保光指出,捷運中原站周邊以工業區為主,想找便宜的中古住宅可往積穗商圈尋覓,住宅產品多元,大樓華廈公寓都有,公寓比較多,屋齡20~30年的中古大樓華廈,房價普遍落在5字頭,而新建案的價格多在6~7字頭,近2年來最熱銷的還是老公寓,一方面總價較低,另一方面還有都更效益可以期望,成交價大多落在4字頭頭。 【在地人說】1500萬元買得到優質中古屋 雖然該區域的房價與前幾年相比,確實有顯著上漲,但與周圍其他精華區相比,仍能保持著一定的價格優勢,沈保光指出,總價1500萬以內就有機會買到屋況還不錯的中古屋。以往該區域的買方多為在地換屋族、首購族,不過最近幾年,也有不少永和、板橋、甚至台北市的外溢客群到這邊買房置產,使得該區域的房市交易愈加熱絡。
「首購天堂」基隆市三年房價上漲近二成 專家:三大關鍵推動!
2024-11-25
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揭露,被視為「首購天堂」的基隆目前每坪成交均價已達19.91萬元,相較於2022年的每坪16.83萬元,短短三年時間平均房價就上漲了18.3%。   中信房屋基隆微笑台北加盟店店長劉展麟表示,基隆房價基期低,再加上新建案帶動及建設話題的發酵,讓近年來基隆的房市熱度持續升溫,房價也跟著水漲船高。   據內政部統計,截至今年第2季,全國21縣市中,唯獨基隆市的房貸負擔率仍保持在合理範圍內,相比台北市70.69%,基隆僅有27.99%,因此也被視為「首購天堂」。   劉展麟指出,最近幾年基隆的房市的確熱絡,除了在地居民外,還有很多台北外溢客群和到台北工作的基隆年輕人,也紛紛選擇回到基隆置產,這一現象背後,主要受到三大因素的推動。   首先,他表示,基隆房價基期低,即使近年房價上漲,但放眼整個大台北地區,唯有基隆每坪成交價還能看到1字頭,新建案房價相較於附近的港湖地區一坪能省約30~50萬元,且普遍社區屋齡更年輕,在低房價的驅使下,自然能夠吸引大量的北市外溢買盤。   其次,在交通方面,基隆開車經國一、國三僅需約25~40分鐘就可以抵達台北市,而且在TPASS通勤月票上路後,也讓北北基桃生活圈變得更加緊密。   再者,劉展麟指出,過去基隆少有建設話題,導致房市表現相對平淡,然而最近幾年市港再生計劃、國家海洋門戶、新興重劃區、基隆捷運、捷運汐東線等利多題材,為基隆房市增添了不少想像空間,預估隨著上述重點項目的落實,基隆房價也有穩健成長的空間。   劉展麟表示,目前基隆的信義區、中正區都是台北客群指名度相當高的購屋熱區,信義中正一帶,擁有高地優勢,不易淹水,人口穩定,社區交易量大,且擁有愛買、寶雅、肯德基等眾多知名連鎖商家,生活機能十分完善。   基隆信義區、中正區內的八期重劃區吸引許多建商的進駐,為區域的市容和居住環境加分不少。   劉展麟分析,目前基隆市信義中正一帶以總價在1,000萬~1,500萬元之間、屋齡10年內、2至3房(含車位)的新古屋最受青睞,這種物件不僅適合自住,做為投資出租亦是不錯的選擇,若以整層住家月租金25,000~35,000元試算,出租投報率通常可達2%~3%上下。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指出,基隆市山多平地少,可供開發的腹地有限,隨著通膨、萬物皆漲、營建成本提高,區域新建案價格屢創新高,目前基隆新建案的每坪成交均價普遍都有3、4字頭的水準,個別建案甚至已經站上每坪了5字頭,在新建案的帶動下,區域中古屋的房價也在持續走揚。   莊思敏表示,現在捷運汐東線已有眉目,再搭配基隆捷運的建設規劃,預計未來基隆市房價還有望迎來一波慶祝行情。近期房市趨冷,屋主心態有所軟化,對自住客群而言,反而是進場議價的好時機。 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揭露,被視為「首購天堂」的基隆目前每坪成交均價已達19.91萬元,相較於2022年的每坪16.83萬元,短短三年時間平均房價就上漲了18.3%。中信房屋提供
央行12月再推新房市管制? 台經院估短期不太會出手
2024-11-25
央行12月將召開第4季理監事會議,外界關注是否可能再有第8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台經院今天表示,央行9月推出的管制不會那麼快看到改變,預期央行還會觀察一段時間再出手調整,評估央行管制措施、新青安嚴控措施短期不太有鬆綁機會。 台經院今天上午舉行景氣動向調查記者會,公布10月製造業、服務業、營建業測驗點。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總監暨研究員劉佩真表示,央行主要觀察房價變化、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等指標,9月推出的管制措施可能不會那麼快看到改變。不過,民眾認為房價還會上漲的比例已大幅降低,房價維持高檔震盪,央行持續關注第7波管制後的效果,後續不會那麼快有其他動作。 劉佩真指出,目前看起來央行相關措施已有初步效果,房市量能有相對萎縮,預期央行還會再觀察一段時間,才會在適當時機調整,預期央行實施的選擇性信用管制與新青安嚴控措施短期不太有鬆綁機會。 10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103.83點,上揚2.62點,結束連續3個月下跌走勢。劉佩真指出,營造業鄰近年底趕工潮,但礙於住宅市場買氣較為疲弱影響房屋建築工程,加上中國當局強制要求鋼廠減產,恐導致鋼鐵報價上揚,營造業建材成本仍居高不下,目前營造業10月景氣屬持平態勢。 展望未來半年景氣,劉佩真表示,營造業趨向樂觀,主因為明年台灣整體公共建設預算將超過今年新台幣7800億元,有效挹注產業動能,其他半導體業者仍持續推進建廠計畫,有利於機電整合工程業者的接單。 至於房市部分,劉佩真表示,10月主要房屋仲介業者月增率交易量多呈下跌,10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月增率為-12.8%,跌幅呈現擴大,預期11月、12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年增率仍會呈負數。不過,考量今年上半年房市高度成長,因此全年來看,六都建物買賣移轉件數仍有機會成長1成。 劉佩真說明,央行今年9月推出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已經有看到初步成果,加上銀行持續緊縮貸款政策,房市下半年整體降溫,但房價截至第3季未出現下滑態勢,預估今年整體房市還是價量齊揚。 不過,劉佩真指出,未來半年國內房貸利率仍會持續在2%以上一段時間,對民眾而言,購屋負擔仍較為沉重,明年房市相對趨緩,交易結構上會轉為量縮價格盤整格局。
踮腳買房者都被政策打到了!張裕能:接下來市場走硬道理
2024-11-23
今年房市由熱轉冷,尤其是10月明顯感受市況冷清,不少預售案場來客數驟降。大隱建設暨甲桂林代銷董事長張裕能表示,此次打房力道強勁,確實打到墊腳買房的年輕人,接下來市場走「硬道理」,也就是說,好的產品才可脫穎而出。   張裕能表示,央行第七波選擇信用管制確定「打房有打到」,目前不少預售案場來客數減少,楊金龍是真的打到了踮腳買房的年輕人,但也發現,雖然買氣下滑,但現在出來看房的反而是真的有實力的客群,只是態度較為謹慎,整個市場觀望氛圍濃厚。   針對近期市況,張裕能以棒球作為比喻,他表示,景氣好時,市場就像是一直處在好球帶,各類產品幾乎都可雨露均霑,不過央房打房至今兩個月,現在已是「好球帶變窄」,未來不是各項產品都能賣得嚇嚇叫,定位不佳的產品會因為景氣下滑讓受到影響,好地段、品牌力強的產品仍然可以稀客。   展望未來房市,張裕能指出,以甲桂林來說,在房地產市場已經40年,對於市況好壞已有一定的因應策略,雖然近期市況低迷,但市場絕對不會絕望,加上今年上半年國內上市公司獲利已達2兆元,全年預計可達4兆元,所以市場還是有購買力,只是需要等待市場適應政策。
10月房貸利率 衝16年高點 房市景氣明顯降溫
2024-11-23
中央銀行重拳打炒房,房市景氣出現降溫跡象。央行昨(22)日公布五大銀行10月新增房貸876億元,為八個月新低;新增房貸利率飆至2.201%、寫近16年最高;央行經研處副處長曹體仁坦言,從六都買賣移轉棟數與信義大台北房價指數觀察,10月房市價量出現降溫跡象,但是否已形成趨勢,仍有待觀察。   重」房市管制,昨天為新制「滿月」後首度發布五大銀行新增房貸數據,10月僅剩876億元,單月大減234億元且為八個月新低;不只如此,10月新增房貸年增率也跌至11.23%,為去年8月新青安政策上路以來最低。   五大銀行新增房貸概況   10月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利率2.201%,近16年最高,曹體仁說明,政府推出房市管制措施,部分銀行調升非首購房貸利率,針對信用條件不佳客戶也進行風險控管,並反應在利率調升上,促使10月新增房貸利率走揚。   對於五大銀行10月新增房貸大減,曹體仁說明,銀行法72-2條限制,加上財經部會健全房市方案發酵,對房市價量確實產生抑制效果,但10月有颱風假,工作天數較前一個月少,是否因此導致買賣移轉與新增房貸案件遞延,須密切關注。   10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月減12.8%、年減6.6%,年增率寫今年新低,也是近八個月來首見衰退;累計今年前十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年增21.4%,增幅持續收斂。象徵中古屋房價的信義房價指數,10月大台北地區房價月減1.64%、年增9.78%。因此,不論五大銀行新增房貸、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及大台北信義房價指數,10月數據均呈下滑。   對於房市是否明顯降溫,曹體仁表示,政府推出健全房市措施,特別是央行的管制,9、10月政策開始發酵,若只看這兩個月資料,暫時無法判定成趨勢。   曹體仁說,10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與信義房價指數-大台北地區,確實顯示房市成交量下滑、價格年增漲幅縮小,但這兩項數據僅限於六都與大台北地區,這波房價漲幅較高是在大台北以外地區,「房市變動不像股市,會在短期內迅速變動,需等全國數據出來,且觀察較長一點時間,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曹體仁表示,央行希望看到這些房市數據是「持續性」而非短期性的下降。   另外,10月新青安占五大銀行新增房貸比重為32.64%,連四月下滑,且為去年9月以來逾一年新低,較今年6月的40.92%歷史新高,大幅下滑8.28個百分點。
新建案買氣急凍 三成掛蛋 房市風向球分數連三降
2024-11-22
央行打炒房發酵、銀行貸款風波衝擊,預售買氣冷到谷底。住展雜誌昨(21)日發布最新預售市場調查,10月單周平均成交僅一組,逾三成新案掛零,買氣急凍、回到疫情三級警戒時期。   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房市買氣下半年迅速轉弱,進入黑暗期,明年又遇美國新總統影響全球政經,保守推估,房市景氣得到明年下半年才會較為明朗。   10月預售案來客與成交概況   代表北台灣新建案市場概況的「住展風向球」,10月燈號為綠燈,分數45.3分,連三個月下降,是今年3月股市帶動房市熱潮以來的最差表現,堪稱利空罩頂。   10月追蹤指標建案平均來客組數,每周不到20組,僅16.8組,平均每周只成交一組,慘況已和2021年疫情三級警戒時一樣。成交組數上,超過三分之一新案掛蛋,成交組數不到一成,來客量單周低於20組的達三分之二,能在30組以上則罕見。這與上半年常見平均每周成交四到五組,平均每周賞屋組數來到30多組,天壤之別。   專家指出,購屋量能巨幅震盪,待售建案數自然無法順利去化,10月為937案,是今年3月以來首次見到案數不減反增,尤其新竹地區、桃園市皆雙位數走升,新竹縣市的蛋白區價格偏離行情終遭檢討,而桃園市中壢區、大園區、龜山區則因投資氛圍重,買氣遭抑制,面臨市場反撲,衝擊難免。   供給方面,新成屋案10月僅推76戶,比前月大減200多戶,為2023年3月後新低。陳炳辰指出,10月還屬928檔期,建商卻無推出新成屋意願,眼看買方在房貸滿水位、央行限貸規範、新青安嚴審等因素而貸款困難,建案討不到好處,放緩腳步至建築結構、相關籌備上更高的完整度,甚至完工再銷售,令本就偏少的新成屋量體更顯低檔。   相對之下,預售推案量10月仍逾千億元,共達約1,200多億元,較上月增60多億元,主要是928檔期已規劃案不易急踩煞車,只得強渡關山,推出的個案多是品牌建商、知名地段特性。   議價率則連八個月都在一成以內,市場對於降價期望落空,不過陳炳辰表示,熊市現況讓買方不再隨建商開價起舞,回歸在地認知水位,即便建案未傳開價下調,買盤卻持續修正出手價碼,議價幅度將有擴大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