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海人生」下線 台中海線房市冰天雪地
2024-12-10
對比前8個月的榮景,台中海線房市在冬季來臨前即已冰天雪地。(圖/資料照) 今年初受惠「台中捷運藍線」與「台鐵海線鐵路雙軌化」議題,加上中科台積電擴廠定案及大型品牌建商進駐,台中海線四雄的房市紅紅火火,讓不少投資客趁勢上車。不過,自銀行滿水位及限貸令輪番上陣後,9月起周來人組數從平均30幾組下滑至5組以下,就連投資客也不來了,對比前8個月的榮景,台中海線房市在冬季來臨前即已冰天雪地。 台中海線上半年因交通議題、台積電設廠話題不斷,加上大型品牌建商進駐,讓海線四雄:沙鹿、梧棲、龍井、清水的房市也掀起一波熱潮。其中,海線最大、最熱鬧的行政區-沙鹿,居住人口眾多,不僅機能早已成熟,鄰近西屯、中科也收房市外溢效益,加上捷運藍線話題的加持,帶動房市大好,房價也不斷上漲,讓建商大舉推案。根據實價登錄,近一年房價漲幅約13.36%,隨著前景看好,新案開價已穩站4字頭,甚至可見5字頭。 根據591房屋交易網了解,今年前8個月的熱絡讓不少建商看好未來房市發展,除頻頻推案,也打出不少優付專案,即便開出區域高價,也吸引不少首購及投資買盤,不少新案已購客都有5成以上的投資族群。據了解,直至8月新案周來人平均都有15~20組,熱銷案則可到30組。 看好日後軌道經濟的帶動,不少建商也規劃趁勢在928檔期推出新案,想再攀一波高峰。無奈7月下旬就有銀行水位將滿的風聲,8月進入民俗月來客也明顯減少,加上9月限貸令等連續衝擊,來人組數相較上半年猶如雪崩;在扣除透天與尾案後,自9月起平均周來人組數下滑至3~6組,也讓原計畫要推案的建商紛紛止步觀望,遲遲訂不出開案日期。 過去被視為蛋白區的台中海線地區,因交通建設及就業機會,能見度不斷提升;相較台中市區,海線新案的價格及坪數,cp值都較高,因此吸引不少外來年輕購屋族群及投資客,今年前8月也帶動海線房價漲勢。不過,限貸令等打炒房政策的接連衝擊,逼退不少投資族群,讓海線房市瞬冷無比,市場上更聽聞案場好不容易等到一個客戶,卻要抽籤決定接待者。相較上半年各個新案來人絡繹不絕,想看房還要排隊、抽籤,政策的效應讓投資客逃離海線,房市熱度大退、彷彿走進另一個世界。
台中證實將蓋大巨蛋 選址4條件
2024-12-10
台中市政府10日證實台中市準備興建「大巨蛋」,然而大巨蛋是國際級建設,選址必須符合四大條件。(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中市政府10日證實台中市準備興建「大巨蛋」,然而大巨蛋是國際級建設,選址會有一定客觀條件,必須符合四大條件,首先需要10~15公頃的場地;其二,選址可速定;第三,要考量場館附近的交通;第四則是財務問題,而過去建造巨蛋編列百億預算,接下來要蓋大巨蛋可能至少需四、五百億的預算。 台中市市長盧秀燕指出,目前無論是運動或演藝活動,都會有不同形態、不同人數的需求,台中有許多可容納3000、4000人左右的場館,但較缺乏萬人以上的場館,因此正在興建巨蛋。近期有越來越多世界級的活動,例如12強、周杰倫演唱會等,以台灣演藝、體育賽事發展的狀況,台中需要更大的巨蛋。針對地點部分,她表示,目前範圍已縮小,也需考量其市場需求等,正在做最後的評估。 台中市府進一步說明,要蓋3、4萬人以上的巨大場館,除了球場本身,再加上附屬的商業等設施或旅館等,因此至少需要10到15公頃的場地才夠。此外,地點可以速定,以台北大巨蛋光興建不含規劃大概就長達15年左右,如果還有拆遷問題,工程會需更多時間才能完成。 第三,大巨蛋的選址也需考慮到附近的交通易達性,作為國際級場館未來參加的民眾或粉絲一定是近悅遠來,不限當地民眾,所以覆蓋性很重要,因為民眾不只會來看表演或運動比賽,也會在附近旅遊觀光、消費及住宿等。 關於興建大巨蛋的預算,台中巨蛋已在興建中,編列約百億預算,因為物價持續上漲,工程經費只增不減,接下來要蓋大巨蛋可能至少需四、五百億的預算。
實價登錄揭真相 羅東公所前629坪機關用地逾3億元被買走
2024-12-10
宜蘭羅東商圈寸土寸金,鎮公所前有一塊位處商圈中的「機關用地」,每到選舉就被拿出來討論,外傳最近以驚人天價被台北人買走。根據這兩天最新的土地買賣實價登錄,證實10月30日確有交易紀錄,每坪交易價格48萬多,總價3億450萬元成交,遠超過機關用地的行情價。   這塊地以前是公車客運羅東總站,私人土地被編定為機關用途,通常沒人愛買。但因土地位於鎮公所前方,前後幾任羅東鎮長都有意透過徵收取得這筆土地,但地主惜售,要不然就是被民間以高價買走。   629坪土地隔著興東路,面對中山公園與羅東夜市,目前地上建築物出租店面,後方是停車場,雖是被編定為機關用地,但因位處商圈,近年來一再有人建議變更為商業區,一旦變更成功每坪至少百萬元起跳,以夜市民權路的店鋪為例,每坪約150萬元行情。   上個月地方盛傳,土地已被台北人以高價買走,但無人能證實。最近這兩天的實價登錄確實有交易,土地面積2080平方公尺(629.2坪),10月30日以總價3億450萬元成交,換算成每坪價格約48萬4千元。   若以羅東鎮公所機關用地的公告現值,每坪33萬6千元做比較,如此交易確是高於機關用地的行情價格。   不過,同時也發現這塊土地距離上次的買賣交易時間已經11年,上次交易是102年7月,每坪約36萬元,總價2億3千萬元易手;換言之,相隔11年,每坪價格成長約11萬元,總價多出7千多萬元算是合理的獲利範圍。   最近羅東鎮公所是否原地重建或異地遷建?爭議未休,引起地方關注。有人主張鎮公所遷走後,透過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把土地一併變更為商業區;但根據都市規劃內行人士認為,當地行政機關除了羅東鎮公所,還有羅東衛生所、羅東地政事務所等,事涉廣泛,都市計畫通盤檢討變更土地由鎮公所提出後送內政部確定,得花不少時間。 根據最新的實價登錄揭露,羅東鎮這塊備受爭議討論的「機關用地」629坪,確實以3億多元的驚人天價被買走。記者戴永華/攝影 根據最新的實價登錄揭露,羅東鎮這塊備受爭議討論的「機關用地」629坪,確實以3億多元的驚人天價被買走。記者戴永華/攝影 根據最新的實價登錄揭露,羅東鎮這塊備受爭議討論的「機關用地」629坪,確實以3億多元的驚人天價被買走。記者戴永華/攝影
管制房市奏效 三指標齊跌 金融圈:央行不會祭出新措施
2024-12-10
根據金管會與信義房屋統計,10月底央行關注的國銀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房屋貸款與建築融資水位及房價年增幅等三大房市指標齊跌;金融圈認為,整體不動產成長動能顯著放緩,意味央行下周四(19日)理監事會應不會再對房市祭出新管制。   央行9月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進一步限縮非自用房貸成數及寬限期,加上各銀行房貸水位滿溢加強控管,兩大利空疊加,讓國銀不動產放款集中度與增量驟減,房價年增幅也放緩。   國銀房貸餘額&月增額概況   首先是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是購屋貸款+土建融/總放款。金管會統計,10月底國銀購屋貸款加計土建融融資餘額14兆7,156億元,占總放款41兆7,990億元僅35.2%,較6月底的37.4%,大降2.2個百分點。   第二,10月底國銀不動產放款月增量869億元,是剔除2月農曆年後的13個月最低,連兩個月走低,更遠低於過去半年月平均增量1,464億元。   若再將不動產放款再拆分為房貸和建築融資,降溫更明顯。金管會統計,10月整體國銀房貸月增678億元,房貸年增率降到11.07%,各是剔除2月農曆年季節因素後,13個月單月新低量,及終結15個月走高。   10月建築融資月增210億元,也是近三個月最低量,顯示這波不動產降溫,是以房貸和建融為主力。   三,信義房屋(9940)統計,10月台北市與新北市房價各月減0.9%和2.6%,年增率更降到8.9%和11%,各是今年初與近半年來最低增幅,顯示控管需求後房價漲幅趨緩。   銀行主管說,央行對不動產放款最關切的三大指標,包括集中度、放款餘額和非不動產放款占比,前兩者已明顯降溫,最後一項也因不動產占比下降,自然提升非不動產放款占比,顯示央行連兩季祭出打炒房措施,已達到降溫不動產效果。   金融圈認為,連同房價趨緩,意味央行12月理監事會暫無必要進一步加大房市管控力道。   展望2025年,建商購地和新案開發將趨緩,土建融需求降溫,民眾也會因房貸利率提升對購屋轉趨觀望,將呈現房市量縮、房價進入震盪整理局面。
南科效益驚人!善化地價天花板赫見8字頭
2024-12-09
高雄建商買下善化區中山路京城銀行旁的連續店面,把蛋黄區地價推上8字頭。(寶智華攝) 南科效益持續發威,近日有南部建商大手筆以每坪83萬元買下善化區中山路的8間店面,把善化「蛋黃區」地價的天花板推到8字頭新高,攪亂現有行情,引起在地建商熱議。   受惠全球AI熱潮,在積體電路產業的引領帶動下,南科園區2023年創下1.58兆元營業額新高,今年前8月營業額已達1.3兆元,全年營業額上看2兆元。 善化區中山路被視為蛋黃區,地價持續拉高。(寶智華攝) 南科園區周遭的善化、新市區房市也跟著「搶搶滾」,善化市區被視為「蛋黃區」,每坪地價早已衝上60萬元,在地建商認為已把建築成本拉得太高,紛紛退而求其次往外圍「蛋白區」找地,但每坪成本也要30萬元起跳。   善化區一名在地建商指出,近來有高雄地區的建商以每坪83萬元買下善化區中山路京城銀行旁的8間店面,估計至少取得300多坪土地,光是土地成本至少就投下逾2億,由於現在建商土地貸款緊縮,建商購地得自備逾5成現金,是股不小的壓力,「通常都是外地建商才會這麼勇!」 在地建商指出,許多在地建商當然也想收購善化蛋黃區的土地,但多數碰到每坪60萬元就不太想再出手,寧可往外圍蛋白區發展,速建速賣,讓資金快速回流,這次高雄建商把善化蛋黃區的地價一口氣拉破8字頭,現有行情絕對會被攪亂。   在地建商表示,由於中山路店面多數是老街式的危老建築,有容積獎勵,再加上新建大樓開挖地下室後,地下室車位不在容積率限制,可以獨賣,另外一樓店面的價格也會較高,精算後,以每坪83萬元購地還是能獲利,不過新建大樓開挖地下室的時程較長,建商必須口袋夠深才能挺得住。
嘉義縣公告土地現值 朴子市山通路蟬聯地王每坪61萬
2024-12-09
嘉義縣地價及標準地價評議委員會評議通過,明年度公告土地現值平均調幅3.84%,占市價百分比為90.98%;全縣地價微幅調升,但嘉科、馬稠後、大埔美、水上及中埔等園區建設,周邊地價漲幅大。「地王」仍由朴子市山通路與市西路口商業區的平和段564地號土地蟬聯,每平方公尺18萬4750元,每坪約61萬元。   縣府表示,嘉義縣今年地價調整作業期間,不論是在實價登錄申報案件數或土地、建物移轉的筆棟數都較前期明顯增加;近年重點發展地區有嘉義科學園區、水上產業園區、中埔產業園區以及陸續開發完成的馬稠後產業園區、貨物轉運中心、大埔美工業園區等重大建設,近期土地價值提升,漲幅較大,扣除上述重點區域,全縣其餘地區公告土地現值上漲幅度為2.44%,僅微幅調升。   地政處長邱慧燕表示,公告土地現值為課徵土地增值稅的計算基礎,依規定每年公告調整,這次現值調整作業主要掌握市場變動趨勢作為調整依據,除舉辦4場公開說明會彙集各界意見,並邀集與嘉義縣毗鄰縣市政府協調,同時兼顧全縣區段地價均衡性及合理性。   嘉義縣轄內各宗土地公告土地現值將於明年1月1日正式公告,民眾如需查詢公告土地現值,可於公告後,於上班時間至各地政事務所閱覽處翻閱或至嘉義縣政府地政處網站查詢。 蟬聯嘉義縣地王的朴子市山通路與市西路口商業區的平和段564地號。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一張表看全台十大豪宅重災區 專家曝關鍵兩原因
2024-12-09
近兩年全台各區交易,發現前十大交易重災區中,以台北市北投區最有感。(圖/資料照) 豪宅買氣熄火?觀察實價登錄,近兩年全台各區交易,發現前十大交易重災區中,以台北市北投區最有感,2023年總價逾7千萬交易共有45件,今年僅有15筆,腰斬不只一半,年減近7成為全台最多。 排名2、3名的台北士林及新北板橋,交易件數為36及33件,雙雙年減逾3成,其餘桃園中壢、新竹竹北、高雄鼓山等區,較去年也都出現1成以上減幅。 自去年私法人購屋許可上路後,豪宅熱度明顯受挫,加上日前央行再度調降豪宅貸款成數至3成,一連串打擊讓豪宅市場雪上加霜,而首當其衝的台北市,由於房價基期高,市場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影響買方意願。 仔細檢視區域,591房屋交易網組長林哲緯分析,北市這次重災區落北投、士林等區,以北投來說,近期主要供給的北士科重劃區,今年受市場空頭干擾,加上當地房價急遽飆升,短期內買方接受度有限,導致大坪數、高總價產品去化放緩,取而代之多以2-3房自住型產品為主。 另外,新竹縣竹北市年減雖僅有1成,但今年仍有百筆交易,為上榜各區最多,其關鍵還是當地房價急遽飆升所致,尤其當前竹北縣治、高鐵等區塊預售案成交行情動輒7、8字頭,相當容易就跨過當地4千萬的豪宅門檻。 當前豪宅案要能突圍而出,地段精華得是「標配」,坪數規劃也得大小適中才行,觀察下來大約50-70坪銷況相對順暢,整體走向瘦身的趨勢明顯。
繼承房地該用舊制還是新制?國稅局作出解釋
2024-12-09
財政部高雄國稅局近日針對個人繼承取得的房屋與土地,於出售時應適用的所得稅規定,作出解釋。根據財政部的相關規定,個人繼承於2016年1月1日後取得的房地,應依被繼承人或遺贈人取得的時間來判斷,是否適用舊制財產交易所得或房地合一所得稅。   高雄國稅局指出,根據財政部2015年及2019年的公告,若個人繼承(或受遺贈)取得的房地,屬於2016年1月1日後繼承並且被繼承人於2015年12月31日以前已經取得該房地,則交易該房地時應適用舊制財產交易所得規定。但若該房屋符合所得稅法第4條之5第1項第1款規定的自住房屋條件,則繼承人可選擇申報房地合一所得稅。 舉例來說,若A君的母親於2015年10月買入房地,並在2017年5月繼承後,於2024年5月出售,則該房地交易應適用舊制財產交易所得。若A君出售的房地符合自住要件,也可選擇申報房地合一所得稅。 高雄國稅局進一步提醒,若適用房地合一所得稅,無論交易是否有盈虧,納稅人都應在完成所有權移轉登記後的30日內,向戶籍所在地國稅局申報,並附上契約書影本及相關資料。若屬於舊制財產交易所得,則應將房屋部分的財產交易所得併入當年度綜合所得總額,並於次年5月辦理結算申報。 國稅局呼籲,繼承人與民眾在進行房地交易時,應詳細了解適用的稅制,避免因申報不當而產生法律問題或稅務爭議。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民生壓力持續攀升!11月菜價飆漲、房租創28年半新高
2024-12-08
行政院主計總處於5日公布的1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顯示,年增率達2.08%,時隔兩個月再次突破通膨警戒線2%的門檻。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指出,造成此波物價上漲的主因是康芮颱風和玉兔颱風帶來的惡劣天氣,導致農作物受損,其中蔬菜價格年漲19.43%,創22個月來新高,水果價格也上漲8.59%。蔬果價格對總指數影響達0.52%,占11月CPI年增率的四分之一。 外食費方面,11月年增率達3.06%,為近8個月高點。曹志弘指出,雖然外食費漲幅較去年第二季高峰有所收斂,但仍維持在3%左右,顯示外食成本壓力持續。此外,17項重要民生物資的CPI則年減0.2%,其中雞蛋因供過於求,價格下跌20.93%。整體而言,從扣除蔬果和能源後的核心CPI來看,已連續7個季度下跌,且漲幅連續8個月低於2%,顯示物價情勢仍相對穩定。 租金高漲達2.66% 專家直言無向下跡象 除了生活成本,房租漲幅同樣是民眾的關注焦點。11月房租指數年增率達2.66%,創28年半以來最大漲幅。曹志弘表示,自111年7月起,房租指數漲幅一直保持在2%以上,今年第2季和第3季進一步擴大到2.3%至2.6%的區間,而11月的數字再次小幅上升。推動房租上漲的原因包括整體物價上漲、住宅維修費高企以及房價、利率攀升。觀察內政部最新的住宅價格指數,房價持續走高,利率未見調降,因此支撐房租上漲的因素仍然存在。 雖然11月房租指數年增2.66%與10月的2.53%相比漲幅有限,且今年6月已出現過2.6%的增幅,加上房租漲勢仍維持高位,因此曹志弘坦言沒有進一步擴大的跡象,但目前也看不到向下趨勢:「往下更沒有」。 對於12月的物價走勢,曹志弘分析指出,11月下旬起國內少有極端天氣出現,若12月維持穩定,CPI漲幅預計可縮小,有機會回落到2%以下。
購買自住房可申請房地合一所得稅扣抵?國稅局:需符合一條件
2024-12-06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本(12)月4日表示,根據所得稅法第14條之8規定,個人出售自住房地並重購新自住房地,符合一定條件者可申請房地合一所得稅扣抵或退還稅額。此規定旨在減輕民眾因換屋所產生的稅務負擔,但須特別注意設籍及實際居住的事實。 中區國稅局解釋,若房地所有權人因住所遷移等實際需求,出售原有自住房地並重購新自住房地,符合條件者可申請稅額扣抵或退還。具體要求包括本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必須在出售與重購的房地設有戶籍並實際居住,且房地不得出租或用於營業活動。無論是先售後購或先購後售,只要滿足上述條件,均可按重購價額占出售價額的比率,申請扣抵或退還稅額。 此外,該局提醒,出售舊房地與重購新房地的兩者移轉登記日時間差距不得超過兩年。若重購的新房地在五年內改作其他用途或再次轉手,則需追繳原扣抵或退還的稅額,以避免投機行為。 財政部中區國稅局強調,設籍並居住的條件不僅需完成戶籍遷入登記,還必須有實際居住的事實。如果僅為形式上的安排,未符合自住權益保障的立法目的,則無法申請退稅或扣抵稅額。 舉例,納稅義務人甲君於2021年8月2日以1,300萬元出售其同年5月10日買入的A房地,並辦理個人房屋土地交易所得稅申報及繳納稅款。隨後,甲君於2023年4月27日以1,500萬元重購B房地後,申請退還已繳納稅額。經查核發現,甲君在取得A房地後並未實際居住於該處,而是僅為短期持有,因此未能符合實際居住的條件,最終該申請被駁回。 中區國稅局提醒,民眾在進行自住換屋時,應謹慎遵循相關規定,確保設籍與實際居住事實的符合,以順利申請房地合一所得稅的退稅或扣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