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源士林」老店將熄燈!房東漲租?真相反轉:是佛心降租
2024-11-05
▲永和竹林路廣東粥老店「源士林」掛起熄燈布條,即將結束營業。(圖/記者陳韋帆攝) 新北市永和竹林路廣東粥連鎖加盟老店「源士林」掛上熄燈布條,引起不少永和人惋惜,不少人猜測與房東漲租有關,老闆李先生接受《NOWnews》澄清,「事實上,房東不僅沒漲租,還降租,熄燈原因主要是因為原物料飆漲、生意不佳造成。」 永和竹林路廣東粥連鎖加盟老店「源士林」開業10多年,掛上熄燈布條後,臉書社團《我是永和人》不少人紛紛表示惋惜,並強調相當好吃、老闆人很好等,並有不少人將熄燈元凶指向是「房東漲租」造成。 ▲老闆李先生表示,房東沒漲租反而是降租,但生意不夠好、成本太高、利潤太低,只好熄燈。(圖/記者陳韋帆攝) 真相是「房東未漲租還降租」老闆李先生表示,「掛上布條後,這麼多人惋惜覺得相當詫異,事實上,開業10餘年來,不知道是竹林路商圈已經蕭條還是什麼原因,這幾年生意越做越差,而且原物料不斷上漲,電費也調漲,利潤越來越低,所以才打算要熄燈。」 關於不少人指向「房東漲租」是元兇一事,李先生指出,「房東沒有漲租,而且還很佛心的降租,但生意不好是事實,所以大家也不要再誤會房東了,純粹就是生意不夠好、成本太高、利潤太低而已。」 ▲隨租金高漲,許多老店退出竹林路商圈,班尼路開出熄燈第一槍,麥當勞、星巴克等也步入後塵。(圖/翻攝Google Maps 2012年) 班尼路退出台灣 永和竹林路開始蕭條老永和人都知道,竹林路有許多連鎖品牌,餐廳有「吉野家、麥當勞、摩斯漢堡」等餐廳,服飾店有「班尼路、HangTen」等,甚至有不少6、7年級福和、永和國中學生的回憶「寶評書局」,但2014年港商班尼路(Baleno)退出台灣,永和店也關閉,就是永和竹林路商圈蕭條的開始。 班尼路當時直呼台灣租金太高,業績不理想,成本的考量與歐美日系品牌的衝擊下,選擇暫時退出台灣市場,另尋出路,此後10年,隨租金持續飆漲,「麥當勞」、「星巴克」、「HangTen」、「珍煮丹」、「寶評書局」等老店也紛紛撤離商圈,也難怪有人誤會是房東漲租造成源士林歇業,真相卻是降租,令人意外。 永和竹林路蕭條四大主因中信房屋永平捷運加盟店經理李秀環表示,竹林路商圈蕭條其實有「租金走高」約2千元/坪;「停車不便」車潮壅塞、停車位不足;「人口老化」不少是已退休人士;「消費型態改變」年輕人習慣網拍購屋,等四大主因。 至於竹林路商圈是否會就此蕭條?她指出,永和人口密度全台最高,竹林路消費需求依舊旺盛,只是店家銷售種類可能需要仔細推敲,畢竟每樣商品都有生命期,隨時代改變就會不斷汰舊換新,舊店熄燈、新的承租方很快就會接手,現階段要發生大規模倒閉潮的可能性不大。
央行打房預售慘?海悅:30多個代銷建案維持順銷
2024-11-05
代銷龍頭海悅(2348)公告10月營收表示,央行推出新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後,房市回歸市場交易機制,在買賣雙方對於房價取得新平衡的價格共識下,較易推動不動產交易節奏。   海悅表示,10月旗下維持順銷的代銷建案,包括台北市宏璟帝璟苑。新北市皇普新美院、桃園市大華開朗、大華首捷、文生璞芯、百俊無雙、麗晶花園廣場。   新竹市春福大雋、浩瀚森PARK。台中市大城光年、曜精銳、大華緃橫、達麗新高鐵、國泰仰薈、亞昕丰山、亞昕一緻、櫻花昕光之櫻、展裕丰格、敦泰一境、悅讀大城、國雄無双。   台南市達麗世界仁、聯上Apple、浩瀚無極、陞發icom、煌聖迎曦、和紘新東琚、昕暉日初、恆鵬朗朗、松丹達麗、湖映白,高雄市華友聯Power City、隆大鳳凰Villa等,合計全台30多個。   上述建案共繳出10月代銷收入5.7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64%,加上營建收入21.22億元,單月合併營收26.95億元,累計前10月合併營收85.32億元,年增率達105%。   海悅表示,因應未來業務拓展,與策略聯盟夥伴進行土地開發合作,將公司取得的新店區寶元段土地及建物部分持分,以16.52億元轉讓予新美齊,並於10月挹注營建收入,為開展與策略聯盟長期共好關係,該案無處分利益。   展望明年,「擎天森林」建案預計於明年第一季進入完工交屋作業,新北「A3光點」、台中「南悅豐映」、「達麗冶翠」與高雄「達麗未來市」等4大建案也將依完工交屋,為營建收入添柴火。
高雄地標百貨旁「法院認證廢墟」遭法拍 整棟底價不到600萬
2024-11-05
記者張雅雲/高雄報導 高雄大統商圈地段精華,位於市中心,寸土寸金房價高漲,附近有間60年透天廢墟,建物外觀斑駁老舊,連樓地板都不見,已空置相當長時間,還被法院筆錄認證為「廢墟」,債務人因「清償票款」遭強制拍賣,12日四拍底價598萬元,與周邊房價落差相當驚人。 ▲高雄大統商圈地段精華附近有間60年透天廢墟,底價598萬元,與周邊房價落差相當驚人。(圖/記者張雅雲攝) 該物件位於高雄新興區玉竹一街,遭拍賣原因為「清償票款」遭強制執行,屋齡60年,為地上2層樓透天,地坪27坪、建坪35坪,而今年8月從一拍底價1169萬元流標,一路降價至今,12日將進行第四拍,底價為598.7萬元,不到半年價格近乎腰斬,換算地價為22萬元。 ▲法院筆錄表示,2023年7月查封時,標的為「廢墟」。(圖/記者張雅雲攝) 根據法院筆錄,2023年7月查封時,標的為「廢墟」,獲得法院認證為廢墟,並指出,建物及四周雜草叢生,無法住人,現況門窗損壞,樓地板面積拆除,無法正常居住,標的現況未臨路,係以既成道路通行,出入巷道狹窄,附近交通便利,有捷運站、公車站,並有銀行、公園、學校等設施。 透天小檔案   位置 新興區玉竹一街 坪數 地坪 27 坪、建坪 35 坪 總價 598.7 萬元 開標日 11 月 12 日 ▲透天小檔案 。(ETtoday製表) 中信房屋亞洲新灣區加盟店長吳嘉隆表示,高雄大統商圈以五福二路為界,北為玉竹商圈,南為新堀江商圈,該區域屬於南高蛋黃區,曾是高雄最熱鬧的商圈,雖然商圈轉移,但因距離大統五福店、中央公園、捷運中央公園站、六合夜市、南華商圈等都很近,區段機能佳、發展潛力豐沛,地段相當精華。 ▲大統商圈以五福二路為界,北為玉竹商圈,南為新堀江商圈。(圖/記者張雅雲攝) 該區發展早,多為老舊透天,屋齡多數為50~60年,具危老、都更效益,近期也有建商看準改建商機,陸續出手購屋。 吳嘉隆表示,建商看好玉竹商圈未來發展潛力,近期收購該區段的商五土地,單坪地價達170萬元左右;附近未在收購範圍內,或街道狹窄不具商用效益的舊透天,單坪地價約在60萬元左右,價差達1~2倍。若與此次法拍標的相比,價差更驚人。 ▲基地並未臨路,臨路條件為為既成道路,一般人入手自用有風險。(圖/記者張雅雲攝) 寬頻房訊發言人徐華辰表示,該棟建物因屋況不佳,僅土地有價值,但因基地並未臨路,臨路條件為為既成道路,一般人入手自用,若地主申請道路廢止跟改道,有無法進出,也無人接手風險,而巷弄狹窄要重建也不易施工,僅建商整批整合收購,打掉重建較具價值性,加上底價已低,堪稱甜甜價,有機會吸引想整合的開發商進場。
南科帶動房市升溫 南市府辦理南科F、G區段16筆土地標售
2024-11-05
南科帶動周遭行政區明顯發展,房市持續強強滾,南市府為促進公有土地積極開發與利用,將標售南科F、G區16筆第二之一種及第三之二種住宅區、第三種商業區土地,以及麻豆工業區4筆第二種乙種工業區土地,即日起至12月18日公告招標,訂於12月19日在永華市政中心開標。   地政局長陳淑美表示,南科F、G區段徵收位於南科特定區核心地帶,行政轄區隸屬善化區及新市區,開發區可提供64.02公頃住商空間及31.85公頃完善公共設施服務機能,為南科帶來發展新契機,此次標售住宅區土地建蔽率50%,容積率分別為150%、180%;商業區建蔽率70%,容積率為280%,將為區域土地市場增加亮點。   麻豆工業區鄰近麻豆交流道,地處交通之便,聚集傳統產業發展,並擴大南部科學園區科技產業腹地,成就大台南產業與科技廊帶,另臨工業路土地,除得供工廠必要附屬設施、工業發展有關設施外,並供一般旅館、樓地板面積500平方公尺以下的批發零售業,或樓地板面積300平方公尺以下的餐飲業等商業使用。   南科F、G區段徵收推出15標共16筆第二之一種及第三之二種住宅區、第三種商業區土地,面積由371.9至4834.43平方公尺不等,每筆土地標售底價每平方公尺9萬6300元至16萬2000元不等;麻豆工業區市地重劃區,推出4標第二種乙種工業區(工乙二),面積由1077.65至4597.57平方公尺不等,每筆土地標售底價每平方公尺2萬8900元至3萬3500元不等,提供投資人更多元選擇與規劃利用,有意投標民眾,請在12月18日前,以掛號寄達台南成功路郵局第239號信箱。   地政局提醒投標人,此標售作業未委託民間不動產仲介業者辦理,如有任何疑義,請洽台南市政府地政局,電話06- 6370949(區段徵收科)、06-2982794(市地重劃科),或上地政局網站(http://land.tainan.gov.tw/)查詢相關訊息。貪瀆不法檢舉專線:南市府政風室06-2956197,法務部廉政署 0800-286-586。 南市府為促進公有土地積極開發與利用,將標售南科F、G區16筆第二之一種及第三之二種住宅區、第三種商業區土地。記者鄭惠仁/翻攝 南市府為促進公有土地積極開發與利用,將標售南科F、G區16筆第二之一種及第三之二種住宅區、第三種商業區土地。記者鄭惠仁/翻攝
「土地公」同時出售多筆自用土地 想享優稅要這樣作
2024-11-05
一次出售多筆自用住地,同樣也能使用土增稅一生一次的優惠稅率。 手上有多處自用住宅土地,若「同時出售」,還能享有一生一次的自用住宅用地稅率嗎? 桃園市政府地方稅務局對此表示,同一土地所有權人持有多處自用住宅用地同時出售,如欲適用一生一次優惠稅率,須按出售移轉面積合計,都市土地未超過3公畝或非都市土地未超過7公畝,就可視為1次出售申請按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 而所稱「同時出售」,除訂定契約日應相同外,並須在同一天申報移轉現值,始可視為1次出售。 舉例來說,小陳同時出售位在桃園、台北、新北三地的土地,只要小陳在簽署買賣合約時,將3份契約日期都訂在同一天,且是同一天向各地方稅捐稽徵機關申報,就可視為一次出售,但要注意3筆土地都符合自用住宅用地的規定。 稅務局表示,自用住宅用地稅率課徵土地增值稅規定,除面積限制外,所有出售土地還要符合以下其他要件﹕ 一、土地所有權人或其配偶、直系親屬於該地辦竣戶籍登記。 二、簽約買賣(立約日)往前推算1整年都沒有任何出租或供作營業的情形,部分出租或營業則按面積比例分算。 三、土地上有房子,且房子是土地所有權人本人、配偶或是直系親屬的。 四、如自用住宅建築完成未滿1年,房屋的評定現值必須是房屋基地的公告土地現值的10%以上。      五、土地所有權人未曾享受過自用住宅用地稅率。
欣陸:房市信用管制造成銷售期拉長
2024-11-04
欣陸投控看好旗下大陸建設及欣達環工明年展望,圖右二為欣陸投控總經理張方欣。(記者陳永吉攝)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欣陸投控(3703)今日召開法說會,欣陸總經理暨執行長張方欣表示,欣陸旗下欣達環工今年前三季營收存量為670億元,相當於該事業體2023年合併營收的14倍;旗下大陸建設的營收存量也達256億元的歷史同期新高,明年有3建案可交屋入帳,合計金額近100億元。 張方欣表示,大陸建設明年完工的建案,分別是新北市總銷5.3億元的「耑美」、臺中市總銷46.2億元的「鐫萃」、以及臺中市總銷47億元的住商大樓「豐蒔」,其中「耑美」已完銷,另外兩建案也已接近完銷。 張方欣坦言,政府的信用管制措施確實對市場有影響,以大陸建設而言,雖然建案每週都有來客數,但客戶下訂相對猶豫,使得銷售期拉長,不過這不全然是壞事,因為現在大概只剩下財務比較穩健的中大型建商,繼續進行土地開發,市場進入比較好的良性競爭,反而是有利的。 張方欣也看好旗下欣達環工發展潛力,她指出,欣達今年前三季營收成長63%,主要是橋頭再生水廠,城西焚化爐工程進入興建高峰,由於政府希望污水處理廠能夠遍佈全台,並增強再生水的使用,加上逐漸推出海水淡化等不同的專案,這對欣達來說,將是持續成長的市場。
房市專家喊「寒冬剛開始」 自住客可出手
2024-11-04
全台房市在九月央行施行第七波限貸政策後,十月份六都交易量驟減-12.76%,年減-6.59%,今年六都首度月增率與年增率雙雙步入負成長,房地產市場是否從此走弱?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提出警告:寒冬才剛開始,這股寒流會延續到農暦春節後,交易量緊縮,房仲與代銷業成為金龍海嘯第一排。 李同榮指出,今年早在七、八月交易量已明顯下滑,加上九月的金龍風暴影響,購屋信心懸崖式下降,導致全台交易量大幅萎縮,觀察六都表現,台北、桃園、台南三都影響較小,新北、台中、高雄衝擊較大,但六都交屋潮月份變動較大,要觀察全年度表現比較精準。 李同榮分析,若從此波多頭自2018止跌回升的近六年多頭走勢觀察,房價於2019、2020、2021由台南領漲,2022由台中領漲、2023由桃園領漲、2024高雄領漲,除了雙北以外,各都比價輪漲態勢明顯,整體而言,這波六都漲幅與交易量表現以台南漲幅114%居冠,台中漲幅100.32%居次,高雄漲幅94.68%、桃竹漲幅88.8%緊跟其後,新北漲幅60.96%、台北市漲幅44.17%殿後。 李同榮進一步分析,由於第六循環在資金充裕與利率低檔的助益下,以剛需市場為主流,換屋市場受政策干預下表現並不積極,因此交易量已明顯不如第五循環,而未來市場在人口不增長,勞動力下降,以及兩代不同堂的效率遞減下,房市交易量將大不如前,交易量要衝上40萬戶機率不大,多空分水嶺30萬戶也會往下調整,今年因新青安效應助燃,交易量本來預期會衝破36萬戶,但在央行第六、七波連續打房壓抑下,全年交易量預期成長約12-15%,約在34.5萬棟上下之間。 當多頭房市反轉偏空初期,賣方買方同處觀望階段,交易量會持續驟減兩三個月,房價才會明顯鬆動,進入初跌期,買盤才會陸續進場,接著,市場價格也會因有多殺多效應而進入較明顯跌幅的主跌段,這階段就如2016年開始的殺價取量,量增但跌幅較深,最後再進入跌幅收斂的末跌段與止跌段。 不過,這一波反轉偏空後跌幅不會太深,主因是明年有降息壓力、電費調整、碳費開徵、等營建通膨議題,保值心態會降低跌勢,全台房價平均跌幅在9%-12%,有些量大蛋殼區或商圈未成熟重劃區,跌幅會超過平均值,但也有些商圈成熟的新興地區跌幅會小於平均值,因此,抗跌區與重跌區的跌幅落差會超過10%之多,自住購屋者,現階段不必過度觀望,可積極看屋,擇優而入。
中信房屋熱血公益 全台接力舉辦捐血活動為生命助力!
2024-11-04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前排左4)鼓勵更多民眾踴躍參與捐血,共同為需要幫助的人奉獻愛心。(圖:中信房屋提供) 每年 11 月,中信房屋都會迎來「公益月」,捐血活動更是其中的重頭戲。今年已是中信房屋與捐血中心合作舉辦公益募血活動的第四年,整個月內,中信房屋在全台共計舉辦 9 場捐血活動,首場將於 11 月 8 日在新莊號捐血車啟動。 中信房屋隨後的捐血活動將在台北大學對面、平鎮家樂福、四四南村、北安捐血室、台中新光三越惠安停車場、屏東捐血室、竹北愛心樓捐血室、前金捐血室等地展開,活動現場還將準備豐富的精美禮品,以感謝每一位熱情支持的愛心民眾。 回顧「公益月」設立的初衷,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提到,四年前的台灣,新冠疫情持續影響著民眾的日常生活,寒冷的氣候更讓民眾的捐血意願明顯下降,募血成效面臨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中信房屋總部的同仁經過深入討論,決定利用一個月的時間來發起捐血活動。隨後,中信房屋迅速組建了一支專責團隊,聯繫全台各加盟店,共同攜手舉辦這場充滿意義的捐血活動。活動一經規劃執行,便引起了夥伴們的熱烈反響。積極與捐血中心聯絡合作,而各地加盟店更是邀請客戶及社區民眾一起參與,也拉近了與社區的距離。 中信房屋的捐血活動廣受好評,吸引了眾多熱心民眾的踴躍參與。去年曾有一位媽媽推著嬰兒車來捐血,為了讓她能夠順利完成捐血,中信房屋的同仁們主動伸出援手,悉心照顧小孩,讓這位媽媽能夠安心行善。更有一位 60 歲左右的男士在寒冷的雨天特地來捐血,因血壓偏高,休息後重新量測了 3 次最後還是無法捐血,但他的堅持和不放棄讓在場所有人都深受感動。 中信房屋總經理張世宗。(鉅亨網記者張欽發攝) 張世宗表示,每次活動,我們都能遇到許多這樣感人的故事,充分展現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也讓中信房屋的全體同仁更加堅信善的正向循環,成為我們推動公益事業的重要動力。 中信房屋透過「公益月」的宣傳,旨在鼓勵更多民眾踴躍參與捐血,共同為需要幫助的人奉獻愛心,為解決血荒問題注入力量。這一系列捐血活動不僅體現了中信房屋對公共健康的責任感,也是 ESG 中對社會責任的具體實現。中信房屋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成為最具溫度的房仲品牌,身體力行地支持社會公益,希望通過這些努力,能夠凝聚更多愛心,為整個社會增添正能量。 2024 年中信房屋全台捐血活動場次。(圖:中信房屋提供)
央行第7波信用管制前價量創新高 高雄預售屋均價首戰4字頭
2024-11-04
央行9月19日釋出第7波信用管制,並在20日開始全面實施,然而政策方向著重全國不分區第2戶僅能申貸5成,因錯殺換屋族爾後雖提出但書,也就是1年內交易的換屋族可屏除在第7波信用管制外,然而整體市場買氣已出現慘跌,加上總統賴清德於國慶演說時將打炒房與詐騙集團綁在一起,也重創無論建商、代銷、房仲與非首購族置產信心,造就近期市場提早進入寒冬。 台南今年預售屋價量 然而央行重拳打炒房,主因是今年都會區房價持續走揚,當中過去屬相對低基期台南與高雄,單價屢創新高,市場呈現「量價齊揚」現象,當中台南前3季預售屋單價分別為33.49、35.62與35.72萬元,朝小幅成長,高雄卻是36.41、38.62與40.08萬元,當中Q3(到9月20日)甚至站上4字頭房價,單價屢創新高也讓央行急於滅火,怕過多資金流向不動產,造成房市泡沫,演變金融危機。 高雄房屋市場調查協會榮譽理事長蔡紹豪表示,台南高雄均因台積電效應出現房價飆漲,但整體市場在今年Q3出現降溫,尤其是7-8月傳出銀行房貸滿水位,加上央行極力推動打炒房干擾,導致交易量在10月已出現明顯下修,可從全國10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看出端倪,但目前市場急凍,建商並未出現降價,而是多採保守觀望態勢,若持續好幾季交易量崩跌,才可能見房價修正。
導正房市 政府部會應該多管齊下
2024-11-04
截至今年8月底,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貸款比率(即所謂的不動產貸款集中度)提高為為37.5%,接近歷史高點的37.9%,意味著銀行的貸款嚴重向不動產傾斜。根據銀行法72條之2的規定,銀行不動產的放款規定不得超過銀行存款總餘額和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0%,但超過26%的已達21家,甚至有一家已超過29%。央行展現道德勇氣,出面示警提出多次的信用管制,但卻招致社會若干責難。一旦央行承受不住壓力,大開方便之門,則風險示警、解除引線的功能則大為減弱。 ■房地產漲不停,恐危及金融穩定 幾個現象的出現,令人擔心房地產泡沫出現:第一,除了都會區房價飆高之外,房價的漲勢已擴散及於非都會區。第二,房價/所得比如果去掉3成公設,台灣六都在亞洲國家城市中應該是排名前十名。第三,房價似乎已失控,最近坊間傳聞新北偏遠地區市鎮公寓已經上看每坪50萬元,新大樓甚至上看每坪70萬元。此外,台北市除了文山區、北投區、萬華區預售屋平均單價在每坪百萬元以下,其他區均已破百萬。 房地產飆漲的風險、成本包括:排擠民間投資不利經濟發展;金融信用資源過度集中不動產、不利於金融的穩定;房地產只漲不跌種下高度槓桿、金融風暴的禍因;年輕人買不起房子只能選擇躺平;所得分配不均形成社會對立。 此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分析,房價高漲、伴隨信用擴張,發生金融危機的比率相當的高,而且房地產泡沫崩跌,政府處理代價非常的高昂,日本的金融泡沫、美國的次貸危機、中國的房產崩跌,殷鑑斑斑。 過去,主要國家發生金融危機在於主管機關缺乏風險意識、貸款過度集中,主管機關的不作為或不當政策,導致問題剪不斷理還亂。同時,房地產只漲不跌的非理性繁榮不可能永遠持續,一旦房地產價格崩跌,金融危機的外部性,將動搖國本。 但是在這次房產泡沫中,多數部會並未積極應對,未能展現政府一體的決心,而是把央行推到第一線接受各方責難,業者也紛紛跳出來調侃打炒房政策,恐怕是雷聲大雨點小,影響政府的公信力。 更有人提起台灣8成人有房子,兩成的人沒有房子,所以政府不應該打房,而應該保房,這真的是荒謬而大錯特錯的想法。因為有房子的人,真的有三、四房以上炒作的人畢竟是少數。而且炒房的壞處,第一個導致泡沫,第二個房地產上漲也會帶動租金的上漲、物價的上漲,助長通膨。而一旦出了危機,把呆帳丟給金融機構,卻使全民付出成本。 ■央行站上第一線,其他部會也該動起來 賴總統在國慶日的演講中宣示,會加快「打炒房」效率,實現居住正義,各部會也應上緊發條。我們認為各部會應該就自己的職掌,思考可以在平抑房價上盡到什麼責任。除了央行控制貨幣政策、透過信用貸款的管制,來示警之外,其他部會應該有責任把過剩的資金導入正常的投資管道。同時,企業最怕查稅,銀行難道不怕被查帳?銀行相關失職人員的懲處應該可以產生嚇阻作用。新青安貸款審核的資格,不只是父母,應該包括申請人的還款能力。 另一方面,台灣超額儲蓄高達15%,在亞洲國家僅次於新加坡,相較於韓日的2~3%,高得離譜,這些濫頭寸如何導入實體經濟,各部會都有責任。當然,為了避免錯殺無辜,政府也應有配置機制,例如,設立單一窗口建立申訴機制,如確實有換屋,而非炒作,予以通融。同時,未開發房地產的融資可以取消或責成加速還款,以促成融資的循環使用。 再者,疏導貸款至其他未達上限銀行,也可以解決部分的問題。服務業主管部會應該致力於服務業的鬆綁、產業化,使服務業規模擴大、商業模式提升,進而把過剩資金導入服務業。另一方面,過去台灣有很好的創投事業,吸收了眾多的游資,也透過資金的挹注,建立了台灣傲人的半導體、電子資訊產業。因此,重新設立機制、誘因,引導游資投入創投,帶動更多新興產業,平衡台灣過度向半導體傾斜的困境,也是政府無可旁貸的職責。 最後,危老建築的都更、社會住宅的提供等,從供給面的增加,降低炒房的需求,也不容輕忽。